眷村


Youtube上看了几集《伟忠妈妈的眷村》, 发觉越简单朴实的对话和言语,越容易勾起埋藏在内心的共鸣,平日的电视节目中,越来越多的虚幻浮躁和同质化遮住了我们的眼睛。我不知道为什么对电视充斥的征婚、莫名其妙的电视剧打最开始就没有丝毫的兴趣,工作中老板们开会时谈论快乐大本营里的外籍主持人绯闻、讨论什么征婚节目里的女主角,开始我还能耐心仔细的听一下,到后来我连陪他们笑的动力都没有了,这时候你没有必要言不由衷去取悦任何人,保持沉默已经是一种礼貌。我不需要取悦你来获得你的赏识或者尊重。该来的回来,该去的会去,看看什邡,你就能预感到些什么。
从眷村出发,其实是一种情感。眷村很想我们长大的石化大院。来自五湖四海的口音,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习惯,不变的是一种对本地的区别和对自己的认同甚至是优越感。我现在对高中的选择觉得很失败,一路从单位和厂矿的学校出来,我花了太多的时间去适应这个本土的高中,请允许我这么说,从位置、教员到同学,都太本地化了,我甚至花了一个学期来适应物理老师的本地方言,我还清楚的记得把我叫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我的一脸茫然,我是当真听不懂他的问题。虽然觉得失败,但是并不后悔,或许一路厂矿过来会有更好的学校,但是你的人生迟早要经历些挫折和改变。人迟早要接触更大的社会,你不可能一辈子接受大院的保护。现在想想高中的封闭与自己固有的认同感有点搞笑却也有点惊异,这同时阻碍了你快乐和方便的生活但又塑造了你的特别。就像眷村,除了那些老人,你无法脱离台湾社会,眷村人的第二代大多会说台语,日后综艺界出现了众多眷村二代的身影,他们在各种文化中游走的游刃有余。人要成长就需要包容,包括文化,包括他人。
眷村拆迁不可避免,亦如我们的石化大院,以前的幼儿园、小学已经不复存在。院子里的高大梧桐和幽秘园林被推土机一扫而过,曾经的荒草地里的游戏,家里腌酸菜的大缸,满院子的猫咪,乱糟糟的家具,都已经成为往事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