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止气候在变化 not only the climate

source: http://www.zaobao.com/zg/zg091228_005.shtml
全球协调行动应对气候变化,拯救地球与全人类未来的正当性,让很多人忘记了应对气候变化也是一场国际外交的角力赛。任何协议或共识形成的过程都是一场锱铢必较、寸土不让的谈判,谈判背后是各国现实利益以及国际战略目标的考量。




  在全球凝望下,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于本月19日以不具约束力,仅以附加文件形式发出的《哥本哈根协议》勉强对世界作出交代后,草草收场。



  会议虽告一段落,但追究责任的舆论战还没完没了。英国内阁部长与媒体首先对中国发难,批评中国“劫持”大会,阻止有约束性协议的达成。继后,欧盟指责美中两国破坏气候大会,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更批评哥本哈根会议“彻底失败”。



  面对轮番指责,中国领导人、官员、官方媒体上周以文宣回应,阐述中国的说辞婉转反驳。



  在围绕气候变化大会的纷争与口水战中,国际势力格局的演变也因会议过程中的戏剧化转折而更为清晰、透明。美国与以中国为代表的基础四国(中国、印度、巴西、南非)草拟的协议为大会收尾,让“中美共治”的影子更浓重。然而中美之间的针锋相对、直接的过招方式也出乎外界意料,据旁听了会议的西方媒体披露,在其中两场首脑级会议中,中国派遣副外长级官员与美国总统奥巴马、德国总理默克尔等领袖讨论。报道说,奥巴马对于遭遇这样外交轻慢,简直不可置信。



  欧洲无法发挥影响力,至今还愤愤不平。但是它作为老牌发达国家联盟,又是应对气候变化先行者,占据了减排问题的道义高地,当然不甘于被排除在决策核心之外。欧盟可能采用的反制手法,是加紧酝酿“碳关税”以惩罚不接受强制性减排目标的国家。这个课题在本月22日的欧盟各国环境部长会议上就被提出。当然,要 27个国家达成一致意见并不容易,但是对于排放大国而言,毕竟是个潜在威胁。



  另一方面,坚持“发展权”、不愿面对严格减排的,未必都是发展中国家。例如,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在哥本哈根要求更严格的减排指标,结果被中国否决。可见,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个越来越紧迫的议题上,发展中国家的联盟、穷国与富国的分野,都不如想象中牢固或一成不变。



  西方舆论在强烈批评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表现时,一个核心的指责是:中国根本不要一份有法律约束意义的协议。事实上,如果从中国的立场分析,这实在不值得奇怪。依据《京都议定书》,只有对发达国家有强制性的减排要求,对发展中国家并没有。这也是中国态度所一再透露的,中国减排属自愿性,不受强制规定,也拒绝国际社会检查。
 
 中国并非没有做出努力,它在11月底紧随美国之后,宣布了本国的减排目标:到2020年让单位国内生产总值(GDP)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 40%至45%。对此,中国国内气象专家承认,所谓单位GDP减排,是相对减排指标,与发达国家做出的绝对减排承诺并不一样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也坦率承认,随着中国经济增长,能源消耗总量与碳排放总量都还可能增加。




  减排问题涉及各国发展模式,也影响到经济建设的速度。对中国来说,经济增长是政府统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,经济增长方式又关系到国内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,在前者需要坚守、后者还难以撬动前,中国只能坚持不承诺减排总量的底线,这一底线在所谓顾全“国际形象”,照顾国际责任的口号下松动的可能性并不高。在哥本哈根参加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,既是外交上强硬的中国,也是为国内千头万绪的利害关系牵制的中国政府。



  当然,坚持立场就要面对国际压力。一周来,中国连续做出反驳,说明它努力发声以争取外界理解。但是现实也是: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与国际地位的提升,也随着其外交姿态的强硬,外界将更难以将中国与“发展中国家”联系在一起,对于“中国国情”的理解程度只会下降不会提高。



  当“绿色”成为国际社会的“新政治”与主流话语时,西方世界,包括政府与民间的反华情绪升高似乎可以预期。就大局而言,这些话语对中国不会构成实质影响,因此有人认为在这次气候变化大会上,中国再次成了赢家。然而,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作为国际问题积极参与者的形象,显然是扣分了,中国也毫不留情地与美国、欧盟发生冲突。迈向2010年,它在外交上的挑战较之今年,预计将有增无减。

留言